一直覺得自己是滿幸運的人,每年生日,好朋友總是記得,也總是會為我慶祝。今年特別的是蠢蠢正好到香港兩天,於是得以約在生日當天見面,一解相思之苦,花哈哈哈哈~
只是她來匆匆去匆匆,只能見短短的幾個小時,飲個茶……
一直覺得自己是滿幸運的人,每年生日,好朋友總是記得,也總是會為我慶祝。今年特別的是蠢蠢正好到香港兩天,於是得以約在生日當天見面,一解相思之苦,花哈哈哈哈~
只是她來匆匆去匆匆,只能見短短的幾個小時,飲個茶……
其實很早就開始吃這一味了,不過一直沒機會寫……因為每次都忘了要拍照……
這玩意兒也不是只有懷孕才能吃的,女孩子平時吃就好處多多,紅棗補血,花膠顧名思義多膠質,除了對皮膚好,對於關節、骨骼都有好處。
我吃了好一陣子,沒有明顯地感覺皮膚變漂亮,不過細想一下,該開始長妊娠紋的現在,似乎一條也沒長,不知是不是吃了花膠的緣故?
去過金鳳好幾回了,不過沒有認真寫過一篇食記。
這天,我們到入境處去拿我這個外籍新娘的延期居留證,事情辦妥後,拉拉很好心地帶懷孕的外籍新娘去吃下午茶。
下午茶,聽來就是英國統治時代留下的文化。
不過感覺香港人已經習以為常,每天下午三、四點,茶餐廳總是很多人,三明治也好,通粉也好,總之就是吃點東西,大家放鬆一下,再回去工作。
其實是滿有根據的一件事,因為,醫學證明,人在一天中能量最低的時間就是下午三、四點,如果能吃點東西、活動一下筋骨,對於工作效率是有幫助的。
不管如何,最重要的還是那杯奶茶。
一早,就被在肚中蠕動的寶寶叫醒了……這已經是每天早上的routine了,呵~
不過今天好像有點不同,微微翻動身體,一陣抽痛從右下腹傳來……啊……以前也有過一次,是三個月的時候吧,半夜起來狂痛。
那次痛完正好產檢,醫生說是子宮在脹大的緣故。
今天又來了……於是上網查了一下,原來似乎滿多人都有這問題,也是婦產科收門診的其中一個熱門原因,痛還分為前期、中期、後期的痛,真是囧……
那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說法,「生男孩讓母親的壽命減少一年,生女孩讓母親的壽命延長一年」……當下第一個想法是,那,中華民族的媽媽們還真的是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的典範,說什麼都要生男孩──這當然是有點誇張了,只是在孕程當中遇過不少猜測我懷的是男是女,以及傳統長輩們的期望等等,令我在看到這說法時,不禁一笑。
生男生女,這話題說來就讓人莫名地覺得不是太舒坦。可能因為我畢竟還是生長在、並且目前處於一個相較之下對於男女之別較為傳統的環境,生男便是福氣,生女就是沒燒好香,也聽過生兒子人生就一帆風順,生女就相反……聽來有點像是後宮爭寵的妃子會說出來的話。
而我本身是偏洋派的作風想法,免不了有些許抵觸。
懷孕至今即將滿七個月了,根據香港人的習慣,可以開始吃一些或喝一些性質涼一點的湯水,有助去濕熱,讓寶寶皮膚好一點,也讓產程快速、順利一些。
一直很喜歡的薏仁,也在奶奶的準備湯單中,雖然本來打算要等到懷孕七個半月後再開始喝的,但這天聊起薏仁不同的煮法,頗興奮,於是我們決定先來試喝一下~
很長的title,我知道。
我想,應該不是只有我這孕婦有這樣的想法吧。
懷孕滿27週了,十週後就進入備戰狀態的我……生產用品,沒買,寶寶新衣,沒買,奶瓶,沒買,嬰兒床,沒買……
開始讓我plan的東西,每天幾乎都會提一次的東西,是以下這個list──解禁之後,我要一樣一樣吃\喝回來!
會不會太嚴肅了呢,這話題?
只是當了準媽媽之後,不免得還是會去想,將來該怎麼教養自己的孩子。
一直覺得上一代是十分辛苦的一輩人,多是白手起家,家中負擔大,不一定有讀書的機會。聽過我媽說了很多當年的故事,總之就是幫家中的生意……讀書,那不是女孩子該做的事,只有兒子能讀書。
所以,輪到自己做父母,就希望有些改變。拿我們家為例,有了我跟我弟之後,我媽對我們的願望就是:第一,要長得比她高,第二,盡量給我們讀書的機會,最好能讀到大學畢業。
覺得孩子一定要多讀書,要大學畢業。所以從小就告訴孩子,其他事情都不用擔心,不用擔心家事、不用打工賺錢,只要好好讀書就行了……好像滿多上一代的父母都會希望給孩子這樣的環境,讓孩子能無憂無慮的讀書,出人頭地。也可以說是因為自己沒有這樣的機會,所以希望孩子更好,不要他繞遠路或吃太多苦,是一種愛孩子的方式。
……嗯,我認同現代人沒有點學歷是難以在社會上混下去的,相信下一代,大學畢業更是基本中的基本。可是,只專心讀書就好,這樣的想法讓我起了小小的疑問。
並不是說只懂的專心讀書的孩子其他東西就一定都不會,就一定會變成書呆子,就一定不懂人情世故,就一定不能吃苦,就一定不懂得照顧自己……
而是,只要顧著讀書就好,是否也會失去處理事情的能力?
聽過一風堂,完全是因為泡麵的關係。
之前跟拉拉一家去日本玩,在便利商店買過一風堂的泡麵,上次回來香港,發覺銅鑼灣這邊正準備開一家一風堂。
前不久終於盼到它開門了。
奶奶有天跟朋友逛街,當了先鋒去吃了,評價是「又油又鹹」……嗯,跟我認識的日本拉麵一樣~哈哈!……要知道,自從在香港吃過味x拉麵之後,就對香港能找到的日本拉麵失去信心……
昨天家中的電話壞掉,注定要出門買東西,順理成章地在外頭吃午餐。拉拉提議一風堂,大家附議,就這樣成行了。
一路從Sony V-1到Nikon FM2,再到現在的Nikon D90,我對於相機,似乎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物欲──好想買好想買好想買……
自從開始拍單眼後,世界就不太一樣了。
可能也因為看了不少名家拍的照片,也希望自己能在拍照的同時,多少加入一點想法,更用心地去記錄當下,不是只是按下快門而已。
從Nikon FM2換到D90的時候,覺得數位好難……當然也是因為我經驗不足啦~
底片機裝好底片,設定好ISO後,要理的事情就只有光圈快門跟構圖了,一切都很單純,專注力可以完全放在你想拍的東西上。
數位單眼不同,雖然可以自動對焦,但舉凡ISO光圈快門這些基本的東西外,還要補光白平衡等等……真是手忙腳亂的。
一陣子後當然習慣了。
不過,也開始理解為何很多玩攝影的人,身邊還是要有一臺隨身小DC。唉……我的朋友們一定聽我說了又說、說了又說,一年過去了也不見我買。
這次是真的,我要買,目標年底前!
而此刻在我心中的,是這個~~~
星期二時,終於約到了王哥阿姨,一早便出門往馬鞍山前進。
王哥阿姨是媽媽在三軍總醫院受訓時代的學妹,也是護士。二十多年前嫁到香港來,這樣說來,我們都是臺灣太太club的成員,惺惺相惜一下也是應當的~
回頭一看,這篇文章已經是九月底開始寫的了,再不貼我想這list真的會越來越長了……
成為孕婦之前,似乎沒有這麼愛吃點心。
也有可能是受了香港人影響,他們下午都會來個下午茶,吃個蛋塔好,來杯奶茶也不賴,最好來個西多士……
以下是我近來吃的幾樣點心……
又到了一個月一次的產檢日,這天,不用再到位於西環的贊育醫院,只要到北角的母嬰健康院就行了。
本來對於產檢地點要換來換去這件事並不是太高興,呵呵,在臺灣的我們太幸福了,所以不習慣這種整個產程不斷邂逅不同醫生與護士的產檢方式。不過到了健康院,心情頗佳,等待的時間短,加上這邊的護士跟醫生都頗幽默,令人心情不俗。
忽然想起,似乎已經很久沒有寫關於「心情」這樣抽象的話題了。
網誌中一直都是吃吃喝喝的內容,跟懷孕心情有關的,也只有一個月一次的產檢記錄與心得。
其實,在香港的產檢了兩三回,也不及在臺灣一回能寫出的內容多,只能說,我們在臺灣遇到的醫生人太好了吧。
沒寫,不代表沒有特別的感觸。
想太多與樂天派,我一向屬於前者。
有點睡眼惺忪,因為寶寶興奮地踢了一整個晚上。靠左側睡他不喜歡,平躺活動空間變小他自然更不喜歡,勉強靠右側睡試試,他也不愛……就這樣,一整晚我在床上翻過來又翻過去
,試圖讓寶寶好睡,也讓自己好睡……
我想,可能是那一杯奶茶吧,又或許是前一晚我們看「Laughing Gor之變節」看得太high,讓這小子不願乖乖睡……
他不睡,我睡不好,我睡不好,拉拉也跟著睡不好。
愷青時差嚴重,於是也沒睡……
就這樣,三個想睡的人,展開一整天的行程。
因為,愷青難得來呀,我們是不會放過她的~
愷青到溫哥華朋友家及紐約表哥家玩一個月,回程的路上經過香港,在我們的力邀之下,她稍作停留了三天兩夜。
能出國玩一個月是非常令人羨慕的……好吧,我也不能要求太多,畢竟知道懷孕之後,我也幾乎過著日日是假期的悠閒日子……
響螺……好像不久前才寫過。
不同的是,上回是「滾」湯,意謂一大鍋水加上料,所有的東西一起在大火上滾,把所有的精華「滾」出來,成為一碗乳白濃稠的湯。
這回不同,是用「燉」的,隔水加熱的悶出食材的甜,最後是一碗清湯。
很多人說香港厲害的地方,是小小的城中能吃到各國料理。
我還沒有機會去過太多的餐聽,尤其所謂的異國料理,做得好的,通常都頗高級,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會去的地方……
應拉拉的小學同學D先生之約,很好心地替我們辦了一個小型的歡迎回港居住gathering,我們有機會品嘗平時沒機會接觸的葡國料理。
以下是門外漢的食記,大家也就不要太計較了。
一早醒來已經是一片矇曨,看到拉拉拿著相機往窗外拍,還有點沒睡醒。走到客廳後才發覺……媽呀,海面還真不平靜呀
。
原來,颱風來了,昨天一早先放了一號強風訊號,下午變成三號,現在無疑是八號。
家庭主婦最辛苦的一件事應該是每天要變出不同的菜色來討好家人,同時又要顧好營養均衡吧。
今天陪奶奶到市場買菜,一個心血來潮,買了很多東西,想說有兩個人可以提。
本就想好今天中午要包餃子的奶奶,忽然很可愛地問說,用洋蔥可不可以包呀?……應該可以吧,我這麼回著。
於是,就決定了今天來試一試新口味的餃子──洋蔥豬肉水餃。